浅谈英汉借词差异及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文/邓鸿予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这些交流促进着我国语言业的发展。而在中英两国的语言中,借词的运用尤为广泛,借用词在英汉语的交流中起着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与英语借词,从两者的借词差异出发,从而探究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借词;借词的构成;借词的影响
1 英汉中的借词差异
1.1 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构成
因为汉语的独特属性,主要用方块字来表达意义,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常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意义。
1.1.1 加类别词
在汉语中,借用词除在音上与英语相靠近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加类别词的方法,来更好的区别词汇的含义,同时明白词汇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所谓的类别词,指的是运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将不是一类的东西区分开,同时又把相似相近的物体归为一类。比如,啤酒的英语来源是beer,根据“beer”的读音可以直接得出“啤”的读音,但若单单是“啤”字,难免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因此,若在后面加上表示一类事物的词“酒”,就能完整地表达该词的含义;同理,香槟酒也是来源于英文“champagne”,是其在读音的基础上,加上类别词,进而得来的;除此之外,还有“beret”也是借用词加类别词翻译而来,译为“贝雷帽”。在汉语中,借用词往往需要借助类别词,从而使其含义得到更为准确的表达,这也是汉语中英语借词的主要构成方式之一。
1.1.2 音兼意译
音兼意也是当前汉语借词主要的构成手段,所谓的音兼意,就是将所需要翻译的单词,一部分拿来进行音译,一部分拿来进行意译,从而共同组成借用词,比如,冰激凌这个借词,由英文单词“ice-cream”借用而来,在此汉语中,“ice”根据意思翻译成“冰”,“激凌”一词来源于“cream”的读音,通过音兼义的翻译方式,借用词“ice-cream”便成了汉语中的“冰激凌”,同理,汉语中的借词“呼啦圈”也是用此方法根据“hula-hoop”得来的,“hula”是音,而“hoop”又有圈的意思,进而形成了“呼啦圈”一词。1.2 英语借词的构成
英语借词与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相比较,改动较小,因为大部分的借词源与英语的拼音方式相同,并不需要在表达上更改或转换太多。
1.2.1 直接借用
英语中有大多数的借用词直接从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借用,且数量不少,在借用时也未改变词语的形式。例如,“mosquito”一词,起源于西班牙,从16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便用“mosquito”来表示蚊子,而后在英语中,也直接用“mosquito”来表达“蚊子”的含义。这类词数量不少,例如在汉语中表示“办公处”的单词“bureau”,也是直接借用自法语;还包括汉语中表示“简历”的英语单词“resume”也是由法语单词演变而来的。
1.2.2 间接借用
间接借用是指在借用的过程中更改一些字母来构成新的英语单词,这类词借用源头多来自拉丁语、西班牙语或阿拉伯语,这些被间接借用构成的英语词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比如,英语中表示月份的词汇大多来自拉丁语,在原拉丁语的基础上改动赋予新的意思,英语中的“March”表示“三月”,该词源自拉丁语“Mars”,而“Mars”最初是指火星,罗马神话中的春天之神,而与此同时三月又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因此就将三月作为了春天之神马尔斯的节日,“March”就由此渐渐转变而来。
2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2.1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发音的影响
2.1.1 促进汉语读音的复音化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多为双音节词和复音词,这将会增加现代汉语中复音词的数量,从而促进汉语的多音化。比如“Oscar”在汉语中音译为“奥斯卡”,在借用时,“Oscar”必须强化“K”的发音,才能满足汉语音节的需求,符合汉语发音的特点,由于辅音不被用来在汉语中形成音节,所以英语单词被借用进汉语会发生结构的变化,很多英语单词被借用进汉语时就会变成双音节词。
2.1.2 改变汉语读音的规律
英语单词被借用进汉语时,可能不能找到非常合适的语音近似相同的音,因此为达到音近似想同的效果,也为提高汉语读音的规律性,可运用汉语的发音规则来提高英语单词的发音。比如“QQ”的读音是读两个“kju:"音节,在借用进汉语时,会打破汉语正常的发音规律,使舌根音和齐齿呼韵母相结合,达到发音近似相同的效果。
2.1.3 影响汉语读音
有时英语单词借用进汉语时,英语单词的读音会影响汉语读音,主要是对汉语读音声调的影响。比如“拜拜”这个词常被中国人用来表示告别,而该词便是借用于英文单词“bye-bye”而中国人在使用“拜拜”这一词时,常常会将“拜”字的四声调变为一声调,这就是受英语借词“bye”的影响,这样能提高人们对英语借词的理解,也能加强人们对英语借词的分辨能力。
2.2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2.2.1 加强意译词缀在汉语中的应用
因为英语单词很多使用意译词缀,使得汉语也有很多汉语词缀,比如"super-"就是一个常用的意译词缀,意思是超级,所以在翻译成汉语时会突出意译词的意思,比如超人、超市等单词的英文中都含有"super-"的意译词缀。"-ism"也是常用的意译词缀,意思是主义,比如实用主义、浪漫主义等单词的英文中都含有"-ism"的意译词缀。
2.2.2 加强音译词缀在汉语中的应用
现在很多汉字都是由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进行音译得来的,音译的结果以语气词为主,比如"吧"、"啊"等语气词是由英语借词音译而来。很多汉语都是英文使用音译词缀的结果,例如"吧"是“bar”的音译词缀,而该词在汉语中被充分使用,如水吧、餐吧等,这都使得汉语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迪"来源于英语单词"disco",整个单词为音译词缀,在跳迪、蹦迪等词语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也体现音译词缀在汉语的不可或缺性[2]。
2.2.3 加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应用
字母词简单易懂,因此被人们应用于各个方面,所以人们在创造词语时,会本能的将字母词应用于造词中,实现字母词与汉语的结合,这样能增强词语的简洁性和易读性。比如常见的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有"VIP卡"、"IC卡"等。
2.3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意思的影响
2.3.1 丰富汉语的词汇
有些词语其实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没有被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此时英语借词的出现丰富了汉语的语义,使很多内容得以表达,比如在出现"DINKS"丁克家族这个单词出现以前,汉语种并没合适的词语对这类群体进行表达与概括,但引进这个词汇后,人们开始使用丁克家族来形容自己或是对他人进行描述,从而弥补汉语词汇的不足,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
2.3.2 拓展汉语词汇的理解
很多汉语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中已经有固定的理解,但是由于在英语外来词中使用了语音符号,它们给这些长期使用的单词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英语单词"share"的发音与汉字"晒"近似,因此"晒"被赋予"share"的分享等意思,这就使人们对汉语词汇的理解更深一步。使用英语借词记音符号还有利于我们记忆英语单词,丰富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3]
3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借词其借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可对汉语的发音、语法和意思等多个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英汉借词差异以及了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汉语词汇的理解能力,中英交流也能够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丰帆.借词音系学与汉语借词研究[J].当代语言学,2014(03).
[2] 郭淳.汉语对英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J].智库时代,2017(06).
[3] 熊文华.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0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