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放手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发布时间:2019-01-15 21:34:36        发布人:杨军        浏览次数:208 次


                放手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文/杨军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生在数学课上,如果老师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究、体验成功,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应该起指导作用。正因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真正要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能力?本文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谈几点体会:

第一,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课堂上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应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自信,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质疑,对此给予表扬,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二,探求方法,适时指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好奇心。问题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并富有情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有关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求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我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正方形,从摆1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到连着摆2个、3个正方形所需的火柴棒的实际操作。来诱发他们对摆50个、100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思考。师生就会很自然的转到学习知识上来。再如用袁隆平的科学水稻和“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这些跟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提出问题。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数学学科中存在的一些规律,还在学习的同时掌握了社会知识。

第三、 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之态度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材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第四、 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在探究数学奥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学习。当然,这也离不开老师上课时的精心策划和指导。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各方面,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去发现一些与数学有联系的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编辑一些问题。从问题中找出规律。

第五、 着力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客体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生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真正做到“我会学习”、“学会学习”。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导学生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叙述数学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相一致。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知识,同事又获得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中学)


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779624634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