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15 21:40:44        发布人:李铁军        浏览次数:237 次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文/李铁军

摘要:创新是自我发展的必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项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能力;策略

地理这门学科既涉及了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又涉及了人文社会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亦文亦理。此外,地理还涉及许多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要求。那么,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文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项具体策略。

1 树立创新理念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此,在高中日常地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个体而言,地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地理知识的相关应用技术,以便能够熟练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地理教学的创新,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已知地理知识进行创新性思维联想,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创新的社会责任与意义。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学生才能有足够的内在动力投入到地理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罗杰斯曾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各抒己见,尽情地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师的交流互动活动中。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发挥想象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动力。地理教师如果能做到寓教于乐,将地理教学变得妙趣横生,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地理学习。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把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可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2.3 培养学生的地理想象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广阔而且复杂,很难让学生去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想象来获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作为地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图像和模型等教学工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帮助学生在心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地理形象,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启迪创新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敢于质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想象,也就不会有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应善于创设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由质疑引发思考,进而展开对相应内容的探索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与发现的魅力,当得出问题的正确解答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地理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学生也会逐渐习惯并喜欢上这种由质疑到探索的学习模式。当然,这些质疑与假设的提出还需要地理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假设,用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具体事物。对于某些推理现象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假设,教师也应持包容的态度,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推理。其次,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丰富学生的视听和语言,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反应,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联想能力。发散思维是由某一点引发出多种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效果。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增加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学与做相结合的目的。比如,学校定期开展主题讨论、知识竞赛、班级辩论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地理知识的内涵,通过知识的运用捕捉创新思维的灵感,在知识探究讨论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奥妙。例如,在讲解到大陆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等内容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赛,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发挥想象,从方方面面对书本理论进行分析。

5 结语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桂荣.论述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培训,2017(38).

[2] 徐广山.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教育现代化,2018(15).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第一中学)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文/李铁军

摘要:创新是自我发展的必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项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能力;策略

地理这门学科既涉及了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又涉及了人文社会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亦文亦理。此外,地理还涉及许多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要求。那么,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文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项具体策略。

1 树立创新理念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此,在高中日常地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个体而言,地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地理知识的相关应用技术,以便能够熟练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地理教学的创新,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加深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已知地理知识进行创新性思维联想,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创新的社会责任与意义。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学生才能有足够的内在动力投入到地理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罗杰斯曾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各抒己见,尽情地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师的交流互动活动中。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发挥想象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动力。地理教师如果能做到寓教于乐,将地理教学变得妙趣横生,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地理学习。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把复杂难懂的地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可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2.3 培养学生的地理想象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广阔而且复杂,很难让学生去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想象来获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作为地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图像和模型等教学工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帮助学生在心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地理形象,从而达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启迪创新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敢于质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想象,也就不会有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应善于创设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由质疑引发思考,进而展开对相应内容的探索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与发现的魅力,当得出问题的正确解答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地理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学生也会逐渐习惯并喜欢上这种由质疑到探索的学习模式。当然,这些质疑与假设的提出还需要地理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假设,用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具体事物。对于某些推理现象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假设,教师也应持包容的态度,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推理。其次,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要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丰富学生的视听和语言,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反应,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联想能力。发散思维是由某一点引发出多种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效果。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增加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学与做相结合的目的。比如,学校定期开展主题讨论、知识竞赛、班级辩论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地理知识的内涵,通过知识的运用捕捉创新思维的灵感,在知识探究讨论中发现地理知识的奥妙。例如,在讲解到大陆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等内容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赛,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发挥想象,从方方面面对书本理论进行分析。

5 结语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桂荣.论述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培训,2017(38).

[2] 徐广山.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教育现代化,2018(15).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第一中学)

(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779624634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