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利用多样化策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文/崔英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幼儿父母因种种原因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祖辈对幼儿“重生活、轻教育”的倾向,决定了祖孙间交流话题的狭隘性,加之农村大多数祖辈语言表达方言化,普通话不规范性,导致农村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远低于城市同龄幼儿。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迫切。如何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探究;利用;多样化策略;发展
3-6岁幼儿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越来越成熟,发声器官也发育得比较迅速,因此语言能力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在幼儿园阶段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幼儿开发语言,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 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并且得到积极的应答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表明了教师和幼儿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指出了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言行去影响孩子,怎样和孩子交往。
其一创设尊重、理解、接纳、宽松的精神环境。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要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发展。要尽量采用多种适宜的身体语言动作,例如微笑、点头、注视、肯定性手势、抚摸脑袋、轻拍肩膀等,尽量采用这类“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用身体接触、表情、动作等来表示自己对幼儿的关心、接纳、爱抚、鼓励,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其二巧用区角,为幼儿提供能说的场地和环境。我们班设置了语言交往区“我的小秘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刚开始来这个区角的都是一些语言表达良好的幼儿,他们开心地在里面讲着自己的小秘密,慢慢地吸引了更多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这个小天地里面的幼儿开始有了变化,班里一些比较腼腆的小朋友也开始参与进来,他们小声地讲着自己的小秘密,语言表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三有效利用日常交流,鼓励幼儿想说、敢说,这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
其四以绘本为媒介内化知识。在一些优秀的科普绘本中,作者会先抛给孩子们一道思考题,有时候还会先给出一个错误答案,引导孩子们去判断和思考,最后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孩子们在思考和推断的过程中往往会脑洞大开、发散思维,其语言发展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例如,在绘本《胡椒生长在哪里?》中,作者先抛给孩子们七个问题,但书中的回答都得到了老师的否定—“不对”。在经历了几个回合的相同模式后,孩子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此时,第八个涉及候鸟迁徙的问题提出,孩子们搭配思维惯性说书中的答案“不对”,没想到老师说答案正确。在连续否定之后给予肯定的问答,不禁让孩子们开怀大笑。于是,孩子们将这种提问方式运用到与其他孩子的互动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 有效利用多种游戏,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演等语言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了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根据不同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听说游戏、猜谜游戏、表演游戏、看图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3 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指南》中指出幼儿要具备以下一些语言表达的习惯: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能根据所处情景使用恰当的语言。根据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观察幼儿语言表达时的习惯表现,用适合幼儿的方法帮助幼儿。可利用故事、儿歌、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文明表达习惯,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如慢慢说,别着急,想好了再说,与长辈、伙伴说话要有礼貌等。同时,与幼儿交流时不随意打断幼儿,耐心倾听幼儿的说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评价。
4 绘本阅读,推动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其一创设自由的阅读环境,这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与保障。因此,我们在每个班级的图书区都按照年龄特点、季节特点、认知特点等投放了大量的图书,供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其次,每个月开展图书交流活动,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熟悉的书籍,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同时不断延长阅读时间、拓宽阅读机会,只要幼儿想看书,可以随时看到书。
其二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恰当地给与鼓励和支持,让幼儿从心理上可以大胆地表达、分享、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分享阅读活动的教育价值,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其三精挑细选,选择适宜的的绘本,促进幼儿自主阅读与学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遇到许多唯美的文字,“那雨——穿过面包店和书店”“原来,下雨的味道就是湿湿的、黏黏的、凉凉的”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我们会有目的地投放一些适宜的书籍,如新年的时候投放过新年的书籍,9月份刚开学的时候投放我上幼儿园等相关书籍……巧用这些书籍与幼儿共情,使幼儿在阅读中、在分享中习得一些认知和获得一些常识。
其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在文学作品中,幼儿会因为每个生动形象的主人公而全神贯注地聆听,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在阅读完每一个故事以后,幼儿也会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重新复述表达出故事的大概,讲给小朋友或者大人听,又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其五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幼儿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后,就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功底。一般在幼儿能够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后,幼儿能够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自发主动地创编或者续编故事。儿童想象力丰富,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 结语
总的来讲,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晓晶.利用游戏活动培养3-4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6(67).
[2] 隋玉玲.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究,2016(03).
[3] 杨艳萍.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4] 杨盛楠.幼儿语言研究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同心幼儿园)
(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咨询QQ:779624634
查稿电话:0571-2806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