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15 21:54:34        发布人:吕静        浏览次数:326 次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文/吕静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自然科学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习,懂得科学知识获得的途径,学会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如何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在于完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核心素养提到重要地位,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是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自然科学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习,懂得科学知识获得的途径,学会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在做中学培养创新体验

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像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科学课上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也是很多的,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好机会。如:《做一个生态瓶》是《生物与环境》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在讨论、设计、建造生态瓶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关于生态与环境的研究。学生从学科学到做科学,实验是有效途径,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探究学习启发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识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设疑、激思,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知识内化。

3 设置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创新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创新。教师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许多科学课程内容都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问题中发现问题,例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寻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产生疑问,在学习《蜗牛》一课后,有学生会问:蜗牛的身体外面为什么长有坚硬的壳?蜗牛的头上为什么会长两对触角?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长触角上……

发现问题,在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的源泉。由于小学生的创新发现不同于科学家,只要学生感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他本人来说是新鲜的,就算得上有创新。因此,教师还要注意在科学课上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由于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压力,思维自然也就十分活跃。

4 拓宽思维培养创新空间

小学生思维有很大盲目性和狭隘性,表现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对所学知识不能够纵横沟通、灵活运用。因此,在学生新知识形成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系统进行整理,优化学生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形成驾驭知识的能力,能够全方位思考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是培养佳方法。

总之,科学课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苏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05).

[2] 武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06).

[3] 刘丽.小学科学课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

[4] 陈晟明.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2).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石城学校)


(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论文发表咨询QQ:779624634

         查稿电话:0571-28069909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