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目标激发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创新应用探索架构
发布时间:2019-01-15 21:57:25        发布人:李昕颖        浏览次数:299 次

目标激发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创新应用探索架构

文/李昕颖

摘要:本文叙述了目标激发法的涵义,并分析出该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创新应用策略。目标激发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目标激发法的优势: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接受度高、使用推广便捷。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目标激发法;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大量的教学经验证明: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及精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下文以目标激发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为主线,尝试提高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1 目标激发法梗概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生理特征是活泼、好动,所以课堂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难的就是集中注意力,以此就需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目标激发法创建趣味的问题情境,将小学生带入到教学情景中。只有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课堂中受到了压制,以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大幅度提升。因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选择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素材,并且能够与教学内容、目标有机融合,在突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能为小学生展示出信息技术课知识的魅力,以此才能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探究能力。

   针对上述这些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目标激发法来解决现阶段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谓目标激发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在教学活动中目标激发法可以将特定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不同的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项目难易等级来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

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目标激发法的应用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目标激发法可以引导学生逐级完成教学任务,以此能够更加牢固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理论与技能。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演示、讲解知识结构,并以目标激发法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分层次的教学。

教学实例:教学主题:《文字的复制与剪切》。

目标激发法教学过程:

(1)教师为学生讲解教学设计并为学生布置不同难易等级的学习任务(基础任务:小学生能力掌握常用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基本操作与功能),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

(2)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基础任务后提出难度更高一些的任务。教师出示提示信息,学生利用菜单、鼠标以及键盘根据教师的信息提示完成操作文字的复制和剪切。

(3)在短时间内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几种文字移动的方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4)教师指导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稍弱一些的同学,增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5)学生通过目标激发法教学手段,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勇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知识结构。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教师提出基本任务、拓展任务,学生在理解各个等级的学习任务后逐一解决。在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就已经算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以此大多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成果都会得到肯定,以此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扩展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学生预留的创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来决定是否接受拓展任务,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拓展任务成果展示给同学与教师,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互相激励。

现代教育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必会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在体现课堂教学优势的同时也能挖掘小学生的学习价值。所以,这就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且时刻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与行为特征,以小学生年龄特点为主为其创建与其心理特征相符的情境,以此帮助小学生塑造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敢于动手操作、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培养小学生的素养与品质,教师应将目标激发法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结构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氛围。

3 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在改革,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的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应以小学生自身的特征为主,为其构建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目标激发法的优势: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接受度高。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目标激发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林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2).

[2] 于爱萍.探究·感悟·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浅议[J].中小学电教,2017(06).

[3] 代媛媛.谈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作者单位:德州陵城区实验小学)


(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论文发表咨询QQ:779624634

         查稿电话:0571-28069909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