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的葡萄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人性美的解读
文/豆国庆,李晨曦
摘要: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具有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王葡萄用自己特有的生命哲学在亲情、爱情、政治之间权衡、游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尊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了一颗纵使藏污纳垢却仍晶莹剔透的“葡萄”。
关键词:生命哲学;爱情与欲求;个体生命意识
1 乌鸟私情背后的生命哲学
王葡萄以童养媳的身份进入孙家,十四岁与丈夫圆房后不久,丈夫就被当做奸细杀死,她一夕之间成为了第九个寡妇。但孙家仍将葡萄视为自己的家人,葡萄渐渐把孙怀清当成了自己的爹,对其不离不弃。土改时孙怀清被划为恶霸地主时,她四处奔走,散尽千金;当孙怀清侥幸未死时,她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从刑场背回,藏在红薯窖中二十余年,竭尽全力地养护,直至老天把二大收走。若说,王葡萄全心全意地救二大,将二大从刑场上背回是成全了葡萄对二大的一片孝心;那么,二十余年红薯窖生活中的照顾与坚持单用“一片孝心”四字就未免显得太过单薄。
用孙怀清的话来解释,葡萄太过死心眼。但这死心眼背后更多地体现了葡萄的生命哲学——“好歹也得活着呀”“躲一步是一步”,无论什么事情,躲一躲就躲过去了。为了爹能活着,她选择忍饥挨饿,她选择一生没有再嫁;她选择把亲生儿子送给别人……
王葡萄的生命哲学就是“活着”,这种生命哲学正好反映了中国人最传统的生存观,对苦难的隐忍,对活着的渴望。王葡萄的强烈的生命欲求使她能够超然的活着,尊重生命,相信人的价值,热爱生活。这种生存观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它同古老的土地一般,即使遭受狂风骤雨,依旧默默地忍受,等待着雨过天晴的出现,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土壤之中。
2 烂漫爱情欲求与悲悯情怀
王葡萄身上的生命力是她人性美的主要方面,而生命力的另外一重要方面便体现在王葡萄对自己心理与生理需求的肆意满足。王葡萄作为一名寡妇肆意绽放自己的美丽,哪管什么流言蜚语,什么三从四德,她所在乎的只是她内心最本真的想法和最真实的欲望。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她知道的,但她并不在意,“但葡萄怕谁呢?她胸一挺,下巴一抬,我葡萄风流寡妇又怎样”于是,葡萄便与朱梅发生了一段动人的佳缘。她全身心的投入,而对方死了,死了对葡萄而言是个交代,她的心始终分有一瓣给了朱梅。而与少勇的关系中, 这位早年的情人迷失自我的同时,也丢失了葡萄对于他的爱恋。史屯来了朴同志,他的真善与落魄让葡萄觉得自己的心也要分一瓣给他了。葡萄对冬喜是动过心的,但是就算是在最动情的时候,葡萄要分自己的一瓣心给冬喜的时候,她还是明白她动的是身子不是心。这在与春喜的关系中呈露无误,葡萄不喜欢春喜,但是在性爱过程中她依然充分可以享受生命这份原初的快感。甚至史五合如此龌龊不堪的角色要挟葡萄委身于他,葡萄给出的更多的不是厌恶而是怜悯。
我们这里所看到的是葡萄的慈悲心,只是这心是自然的、不自觉的。我们很难用不贞、不忠这样的词汇去对葡萄做出判定,不是因为没有对等的要忠、要贞的爱的对象可以等量齐观,而是根本上我们很难全然将葡萄纳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系去判断。葡萄本身具有一种藏污纳垢的能量,她的厌弃中更有悲悯,她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
3 个体生命淡然于政治意识潮流之外
小说中多次强调了葡萄的眼睛,“这是一双又大又黑又溜圆的眼”即使多年以后,葡萄的眼睛依旧没变,仿佛时间在她身上静止一般。其实作者之所以不吝笔墨地描写葡萄那“直戳戳的眼睛”,只是为了提醒读者——没有心机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眼睛,她的心里没有任何杂质,只有未受污染的人才会保持眼睛的清澈明亮。
在那个时代跌宕的年代里,葡萄先后经历了中国传统道德意识逐步瓦解的阶段,史屯里的人或事儿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变化,但葡萄坚持着自我的本真,政治意识形态从未占过她的脑袋。那些外在的政治因素在她看来只不过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特征的腿罢了。葡萄看世事变迁,看到的都是腿,解放战争后的腿、土改运动时的腿……甚至中年以后的王葡萄面临计划生育的工作者,她的感受也不过是“人腿又满了”。王葡萄始终以生命本真姿态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对其影响微乎其微,这也正是葡萄个体生命从未迷失的重要原因。
王葡萄不仅仅是内心感受始终与政治时代潮流“不相符合”,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声地与时代主题曲唱着反调。闺女兵对葡萄进行了政治教育,但葡萄却依旧保持本心;不在意瘸老虎的政治成分,主动与瘸老虎交谈,尽力帮助瘸老虎一家;在大炼钢铁时,葡萄为了自己的猪誓死保卫自己的铁锅,最终在大饥荒时,自己的猪为史屯人的生活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葡萄从未将自己投入时代的大浪潮中,意识形态始终未占据她的生活,她始终固守着民间伦理,将人性中的真善美置于阶级之上。个体生命抽离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肯定着个体的尊严,表现出葡萄超然洒脱的个性。
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她活着就有希望的生存观、肆意享受生命的盛放、对个体生命尊严的肯定是她身上的魅力与光彩夺人之处。在王葡萄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古老土地所蕴含的生命原初的活力、无邪纯真的烂漫,这些正是其人性美的具体表征,是其对生命所颂的赞歌。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2] 周婷.一个平凡的女神——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形象分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4(04).
[3] 汪蒙.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对男性叙事中心的解构[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4] 张艳艳.浑然自在的生命存在——解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的生命姿态[J]. 华文文学,2007(0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