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文/尚国立
摘要:在幼儿阶段,儿童的思维的是一种直观的线性思维,而绘本以图片为主要表现手段,文字精炼,画面丰富,色彩艳丽,用直观地图像来表达故事,能够帮助儿童更加快速地进行“阅读”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特征。本次研究就针对绘本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出发,分析幼儿绘本阅读的优点,为儿童积极地从图画阅读过渡到纯文本阅读提供实践建议。
关键词:绘本;儿童心理;绘本选择
1 绘本概述
绘本,作为一个来自日本的舶来词,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利用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来阐述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适用图画和文字,将某种特定的情感或者主题表达出来,以一门可以和儿童互动的设计艺术。现阶段,中国市场中的绘本图书多为低幼儿童阅读启蒙服务,内容多涉及文学、科普等。
2 绘本阅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1 绘本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作为启蒙读物,能够帮助儿童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强化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绘本的画面能够帮助儿童将原本抽象的词语具化成为可以理解的平面画面,配合简单的词汇,儿童能够更快地了解“爱”、“痛苦”、“奉献”等较为复杂的情感,让原本抽象的事物有了明确的学习途径,为孩子快速建立准确且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概念。
2.2 绘本有助于儿童建立行为认知
绘本基于多彩丰富的画面内容,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完整的图像思维模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儿童的想象力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联想,使用绘本,孩子打破现实世界接受信息的束缚,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在短时间看过四季变更,走过高山大海,并与未来的生活学习相映照,产生丰富的发散思维,体验愈加丰富,想象力就愈加丰富。
2.3 绘本有助于儿童学习、模仿行为
绘本中传达的内容大多都是积极且正面的,孩子可以从绘本中学习很多优秀的品德。幼儿期的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最强的,绘本中图文并茂的故事可以积极地引导孩子去学习绘本中榜样的正面行为,并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尝试,潜移默化下养成良好的平的习惯。举例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是生活习惯养成的时期,很多时候大人苦口婆心的说教往往是没有作用的,而绘本故事则是父母另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效果却是事倍功半。虽然绘本的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父母和教师以绘本为教育参考,孩子就会下意识得认为绘本中的行为是被认可的,绘本中的行为习惯的故事就灌输在孩子的心中,久而久之,孩子会向这些行为靠拢,这有助于儿童学习、模仿正确的行为。
2.4 绘本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一般有经验的绘本创作者多会从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出发,创作与儿童心理特征相符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采用简单生动的绘画笔触,讲述了一个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作为一种艺术品,绘本本身就具有艺术美感,其中含括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故事美、韵律美与语言美。比如说《安徒生童话》等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祖卓,在市面上能够找到几十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绘本座屏,这些绘本用高超的美术笔触和颇具现代设计美感的画面内容,将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故事灵动起来,给儿童带来美的感受。
3 绘本阅读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教育建议
3.1 绘本选择要点
绘本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抛弃它自身的艺术性不谈,光从内容上它就可以分为多种种类,它可以实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趣味性的认知图鉴出现在课堂上,它还可以帮助教师开展儿童初期的品格养成、科普教育、亲情联系等多样课程,可以说是现代儿童教育的不二法宝。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教育者应该选择最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绘本,协助孩子的课程推行,利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和轻松明快的画面,促进孩子的心理发育。
针对3岁以前的儿童,教师首先要确保绘本的材质无毒无害,防止孩子的误食,其次,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习惯,尽可能选择那些画面色彩明快,内容简单,注释简洁的绘本,甚至可以直接选择无字绘本,侧重为孩子建立对现实事物的具体认知。
针对3-5岁的儿童,教育者可以开始尝试为孩子灌输一定的逻辑性内容,在绘本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故事内容的简单凝练,也要保证绘本内容的图文并茂,绘本中的各种事物的表达应该逐渐清晰起来,人物图像要大、人物形象有趣、绘本画面的色彩要艳丽,最好的表达就是就是每页绘图上都可以配上一句解释,这样便于孩子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上,最好以儿童生活为主,并配合上幻想系的童话故事和各类寓言、成语故事、科学故事、品德故事。利用具有逻辑惯性的完整故事,让孩子初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认知观。
针对6-8岁的儿童而言,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基础的逻辑判断和长线性故事的理解能力,这个时候,教育者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需要,尽量使用一些故事情节较长和比较复杂故事的内容的绘本,可以采用一些连环画形式的绘本,强化孩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3.2 指导儿童阅读时必须注意的要点
儿童的绘本内容选择上,要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这样才能确保孩子能够第一时间去阅读绘本。教师作为幼儿绘本教学的引导者,应该主动帮助孩子去
观察绘本,了解绘本,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定的奖励机制让孩子去主动接触绘本。同时,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对于文字的接受能力较差,教师需要在旁帮助孩子,将绘本中的内容讲给儿童听,讲出表达的内容。第四、绘本一般都会表达一些主旨,阅读活动时,要会同儿童一起讨论绘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4 结语
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绘本教育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者应该重视绘本阅读的最重要新,积极地引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进而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促进儿童的多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姗.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健康教育实践2例[A].广州市第十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6
[2] 张微.试论绘本阅读与幼儿音乐教育[A].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基于儿童行为心理发展的绘本图像叙事方式研究”(编号2020-ZDJH-47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