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文/廖胜武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很多教学阶段都逐渐践行开来。小学数学作为主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当中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依赖教师,在学习及解题的过程中都需要由教师引导,导致其自身的能力难以有大幅度的提高。文章主要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锻炼。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教学培养
小学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其在初步接触数学知识时,难免会产生困惑。而长期依赖教师开展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其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学习当中不断进步。
1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现状
1.1 缺乏引导
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不重视,虽然很多教师都知道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其过于希望让学生独立,没有给予合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主动思考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还是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有关知识,在学习当中不断做题。甚至部分教师经常让学生背诵数学概念,让学生牢记数学公式,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实践学习。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掌握数学学习概念,导致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难以得到质的提升。
1.2 互动不足
互动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主要是教学互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让其在游戏当中学习。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不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及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少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深入的认识。在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不高,尽管其能够深入到学习当中,但是还是需要让教师长期指导,达不到教学目的。
1.3 教学方式不合理
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甚至可以让其用多样化的形式学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达不到教学方式合理化要求,教师实施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教师过于注重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教学,没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部分教学工作的开展脱离了生活化,没有达到教学拓展与延伸要求。因此,学生难以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很多不合理的教学形式会限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及发展。
2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途径
2.1 营造思考氛围
小学生在学习当中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时,就需要营造思考氛围,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在开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之前的学习当中是如何计算正方形及矩形的面积的,还能够将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与矩形对比,对其差异进行分析。这种思考氛围的营造要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放松的状态,逐渐引导。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更加和谐,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具有更加活跃的思维。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体现教师及学生的平等性,在平静的环境中思考,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提高综合教学效用。
2.2 鼓励学生思考
小学生在学习当中需要受到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而在思考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让学生充当数学课堂的主人,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改变,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得以创新。部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过度依赖,其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教师或者同学,导致学生的独立思维得不到发散。在新型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还可以经常表扬学生,让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要求。教师还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3 加强思考引导
虽然独立思考要求学生摆脱教师的引导,但是在具备这种能力之前,还是需要由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当引导,防止学生走弯路。教师可以选择在课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思考引导时,教师要深入探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形式,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下讨论,同时注意让学生对讨论内容及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效的状态,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思考形式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4 选择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数学逻辑,才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取得成效。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介质,让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个单元作为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当中涉及到的运算进行分析,还可以在生活当中进行简便的运算。教师不仅需要教会学生不同形式的运算,还需要让其拓展学习内容,对交换律、结合律等合理应用,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当中对其进行整合。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具体实践,在操作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3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明确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教师要对学生合理引导,了解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代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淑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2] 包艳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9).
[3] 邓淑兰.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
(作者单位:百色市平果县新安镇道峨村道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