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高效
文/霍志芳
学生在提出、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也是在提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得以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作为出发点,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得以成长,使课堂实现高效。下面我从教学模块与几个独特场景两方面来介绍如何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高效。
1 通过知识链接解决问题,实现高效
每节课的知识链接都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而设置的。它为学生提出、解决旧知识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道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把阅读理解(学生独立做)——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这四个步骤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让学生独立做题,并限定时间,再鼓励大家“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就习惯性的安静了下来,精神高度集中,唯恐落后。在这种状态下做题我想应该是高效的、真实的、让老师放心的。当然提出、解决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是自己会的或通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次,小组合作交流。当学生独立做题后不知道自己的答案知否正确,更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路与方法,于是他们想交流的心情已是迫不及待。他们有的说自己的答案,有的请教问题:“第X题答案不一样,你是怎么做的?” 有的说:“我还有另外一种做法,这样……” 有的指着同桌的答案说:“这不对,你再看看……” ……他们激烈的讨论着,互相讲解着。场面好不热闹,效果也可想而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小伙伴之间更容易沟通,所以学生都积极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通知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三,问题展示。在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对仍未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的“自暴家丑”。因为同学们对问题展示这个环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同时还能提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这其实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利己利人,实现共同进步。
第四,解答与引领。有展示问题的,有抢着解答问题的,很像是一场对抗赛,又像是一场辩论会。对同学们解答有误的问题由老师引领解决,如果说前面几个步骤是播种的话,那么解答与引领就是收获。因此,解答与引领也是课堂生成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同学们有时候展示出来的答案连老师都惊叹。如: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 分别乘另一个多项式的 再把所得的积 。
生答: “第一个空,我觉得该填每一项,而我们组的同学认为填每一项与一项都可以。我认为我的对” 我一听很好,这正是我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我就顺势引领:“你认为一项与每一项有什么不同呢?”
生答:“一项可能会理解成第一项,其实每一项都要乘。” 当我反问这位学生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在思考,当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解释时都恍然大悟了,其实我也很欣慰。这不是一个难题,但却是一个极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这样的解答却是效果无比,这个过程是全班同学聚精会神的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链接为轻松的提出、解决后面的问题提供可能,为实现课堂的高效铺设了台阶!
2 通过教材解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高效
在教材解读环节里,我们一般把知识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划分成若干个知识模块,让学生在具体题目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高效。在每个模块中仍然采用阅读理解、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这四个步骤来解决各个模块中的问题。
3 通过小结解决问题
我们的课堂小结要做成 “问题式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如:这时一个学生抢答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解决了自己因为没加括号而算错的问题,并且明白了为什么,所以以后我不会再错了。”又有一生抢答道:“科学计数法表示的两数的乘除原来可以看作单项式来做。”……)
(2)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如:一名学生大大方方的站起来说:“老师,不是说同级运算从左至右吗,为什么要先算(2x+1)(1-2x)?”接着就有一生解答:“因为他俩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算,更简单。”……)
这为学生再次提出问题、彻底的解决问题,实现课堂的高效又设置了一个平台。
学生在独特的场景中对解答问题争强好胜。
场景一、“抢”
“抢”这一个字在我们的课堂上意义非凡。首先,它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有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时,学习才是高效的。其次,它体现学生的自信心。再次,给自己争到一个表现的机会。最后,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为了“抢”,同学们聚精会神,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各个方面的潜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场景二、评价演板。
学生评价演板既是我们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学生解决问题实现高效的又一个有效的途径。首先、演板的同学对自己出现的错误印象深刻。其次、评价的同学为能当上小老师而感到得意,自豪,自信,甚至“沾沾自喜”。最后,其他同学亲眼看着自己的同伴犯错,然后又亲眼看着自己的同伴去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时刻反省着自己有无类同的错误,别人所犯的错误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提醒。在场景中全班同学各处其职,各有所得,同学们同样是全身心的投入,问题解决得能不彻底吗?课堂学习怎会不高效呢?
场景三、当堂完成作业。
我们的作业要求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其流程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老师批改学生代表的作业--学生代表批改本列同学的作业--学生代表展示问题,并有全班同学解答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思路与答案--学生展示自己的问题--学生解答或展示自己的简便方法--交作业教师检查。通过这个流程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也解决在了课堂,确保了学生学习的高效,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实现了把轻松还给学生。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正确灵活有新意地运用知识,所以引领式教学要求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解决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答案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而是利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机智地通过以上各个模块和几个场景有效的解决问题,进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作者单位: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