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提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9 22:45:17        发布人:王志鸿        浏览次数:222 次

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提升的研究

文/王志鸿

摘 要:小学属于国家义务教育的起点,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培养出来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往往会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为了保证小学生在对数学这门学科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下面就关于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提升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阶段;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研究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属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入门部分,大多都是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根基作为支撑,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属于基础部分,但是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既然,小学数学属于基础部分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非常吃力,教师应该按照近些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要求,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着重进行培养,数学是一门集抽象和逻辑于一身的学科,所以这也表明小学生若是想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就必须具备相关的能力素养。由于当前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能力更加趋向于多元化,而学校作为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的主要渠道,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进行严格要求。

1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因素

根据调查,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1 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

即使中国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在当前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没有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脚步而改变。很多小学教师由于长时间进行重复教学,所以容易在教学态度上产生懈怠的心理,而且教师长时间与小学生交际范围局限性较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其他的行业工作者,传统教学思想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由于认知程度以及文化程度都不如小学教师,所以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1.2 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学生自主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仍有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成绩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将课堂进度完全掌控在教师的手中,避免课堂意外情况的出现,但是留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却几乎没有,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机械性的听从教师的安排以及知识的讲解,课后又忙着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项作业,完全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若是没有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很难自主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升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的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开设数学这门学科的意义,不仅仅是培养小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数学这门课堂的学习,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因为为当前社会提供主要动力的人才类型,已经由过去的“成绩高”转变成为现在的“能力高”,所以为了小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加顺利的发展,下面就针对提升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提供一些策略,希望能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1 营造课堂情境,发现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水平之前,需要明白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由于开始学习数学的时间较短,所以对待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并不够强,所以往往会出现小学生在进行一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全搞不清楚本质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没有完全领会问题的全部含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由此可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创设出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问题内涵发现症结所在。

2.2 依托情境,有效提问

新的教育形势下,虽然弱化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却极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而且在自我控制以及认知程度上水平较弱,所以仅仅依靠小学生自身来实现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教学引导的职能,教师在情境创设完整的基础上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抛出相对应的问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问题自主解决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构建出学生读书的情况时,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共有200页的书,假设学生每天可以读20页,然后开始向学生提问,看完这本书需要用多长时间,并拓展若是限定在20天内读完这本书,而前两天却每天读了10页,剩下的书需要每天读几页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类的扩展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该阶段基础的数学知识,又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的提高。

2.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为问题解决铺路垫基

共赢这个词,近些年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在未来能够做到一个产业的垄断工作只存在于极小部分,而大多数人若是想要保证自身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住脚跟,就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而当前人们由于受到“优生优育”思想的影响,所以很多家庭往往会选择只养育一个孩子,所以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是属于独生子女,自我个性以及意识比较强,与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远远不够,容易造成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钻牛角尖,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不高,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分组,让小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加强,还能通过不同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促使小学生来产生更多创新性的思想。

3 结语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提升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云玉.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07).

[2] 罗仁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小学生问题自主解决能力提升的研究”(编号:JCJYC190426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文明路小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