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实施
裘敬忠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户县 710300)
摘要: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高职审计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审计教学;案例教学法
高职审计教学课程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庞大,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很多的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是教学的难点。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象化,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审计教学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是发表见解,能够有效的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审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审计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入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印象,而且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与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高职审计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案例收集和整理方面,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认真研究案例等为审计案例教学提供优秀的案例教学素材。
二、高职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措施
(一)丰富审计案例教学内容
丰富的案例是高职审计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丰富的审计案例教学素材库是高职院校开展审计案例教学的首要工作。首先,高职院校的审计教师要加强自身搜集案例素材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学资源的来源渠道也逐渐丰富,教师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案例敏感度,通过电视、新闻、网络、期刊等多种方式挖掘案例教学资源,注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相关内容整合,拓宽渠道。其次,案例收集和整合的工作量巨大,为了更好更快地建立案例教学库,院校应当充分的发挥其他工作机制,如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企业实践工作人员、审计事务所精英、校外实训教师等收集教学案例,并且邀请这些实践人士参与到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最终建设出权威的、科学的教学案例库。
(二)创新审计案例教学课堂模式
在审计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案例教学。首先,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小型的案例分析,让审计理论变得具体、直观,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理论知识。其次,随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介绍的案例越来越多,学生会自觉的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求知表现布置一些简单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针对案例发表自身的看法和理解。最后,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案例教学已经逐渐适应,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随着学生知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整合,相应的问题设置也要不断深入,这样既能够保持学生对案例的高度求知欲,也有利于学生审计知识体系的融合贯通。
(三)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是刺激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案例教学考评机制能够促使学生尽快的对案例教学产生认同感,迅速融入到案例教学的氛围中,同时,考评机制还能够刺激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针对教师,要建立案例收集、案例研究、案例讲解等多个方面的考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在学生测评方面,要坚持学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案例教学课堂表现并重的测评机制,提高案例客场教学表现,如出勤率、案例分析表现、案例分析报告等指标在成绩中的比例,从政策方面刺激学生融入到案例教学中。
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提高高职审计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审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方法。针对审计课程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特点,高职审计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从案例收集、案例分析和案例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提高审计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案例教学步骤,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高职审计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陶晓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0,(3):80.
[2]周嘉.浅析高职审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95.
[3]曹计,易琴琴.浅谈高职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4,(2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