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21 15:23:36        发布人:黄银开        浏览次数:233 次

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文/黄银开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视,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本文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了剖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于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较为注重。实践得知,科学的利用探究性学习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还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益处。因此,为了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利用探究性学习模式,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增强课堂趣味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1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必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学科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日后系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大的促进意义。从学生层面分析,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数学的相关定理、公式,不能让学生掌握最为核心的部分,引导学生主动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除了会制约学生学科素养良好形成之外,还会阻碍学生的良好发展。而通过科学的利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则可以有效规避这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从学生角度考量问题,结合学生特点和水平制定教学方案,充分将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有效的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利用,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数学学习期间,通过不断的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大大增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非常有好处。

2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论分析

2.1 为学生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

与普通的教学模式相比,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说,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予学生主体地位足够的尊重,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学生能够自主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分析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依托于教学内容,在明确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为学生有针对性的创造教学情境,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认真地对数学问题展开思考,品味和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进而促进自身探究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科学的引导,为学生设置问题,在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互动之下,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数字1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呢?”这时,有的学生会积极的回答:“像一根筷子、像一根粉笔等”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对于“1”这一数字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紧接着,教师需要问同学们“2”项什么呢?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中说出“2”的具体形象,以此类推,学生通过不断的参与课堂,整体的课堂气氛会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在体验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2.2 将数学知识讲解与实际生活科学融合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不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同时抽象性特点也十分明显,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知识点的学习方面较为吃力。因而,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尽可能的将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合理的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寻数学问题的解题办法。比如:教师在对“时、分、秒”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在课上哪一个时钟,让学生观察,一分钟秒针所转的圈数,并让学生了解每转过一个数字所代表的秒数。在反复的观察中,学生可以直观的对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3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借助这一模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某些数学问题,明确以及理清学习的思路,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一边聆听,一边思考,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够探寻到不同的问题解决办法。并且,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反复的构建知识体系,不断的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在对“三角形面积”相关内容讲解过程中,在面积公式的探究方面,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每个成员都会有着不同的思路,包括:有的学生会将一对三角形拼成四边形;而有的同学则会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致的三角形。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能够在动手操作中亲自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利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知识点学习,能够积极的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不断尝试学习新的知识,获取更多的知识体验,确保学生能够在反复思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雪琴.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6(03).

[2] 刘儒德.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对一节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课的剖析[J].北京教育,2018(10).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南阳镇南阳中心小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