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趣味田径发展实践研究
文/李磊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缓解压力,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育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等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趣味田径”这一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致,让学生愿意且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趣味田径发展实践。
关键词:小学;趣味田径;实践
田径作为小学体育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使田径教学充满趣味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利用趣味田径教学法,将童趣、竞争和技巧性元素融入到田径教学中,让学生在锻炼体能、提高自身意志力的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使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
1 趣味田径应用的意义
首先,趣味田径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显然深入开展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从概念来说,趣味田径以对学生的成长发挥规律为指导,融合多种多样的形式,将不同种类的运动要素进行结合,从而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
其次,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小学体育在不断寻求突破,优化教学过程。而趣味田径的实践则更好地充实了体育教学的内涵,使原有单一、固化教学形式得到了转变,科学的运动指导方式更易于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的发展,也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进步。
最后,趣味田径有着丰富多样的参与形式,教学内容具有延展性和灵活性,学生不会局限于一种训练方式,这对于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开发体育潜能,形成合理的锻炼方式,充实运动过程。
2 小学生趣味田径发展实践
2.1 充分激发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传统的田径体育项目门槛较高,很多项目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同时许多项目比较枯燥、单一,无法得到小学生的青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活动可以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这有利于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心理,通过开展各种幽默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转变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固有认识,让他们从小便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2.2 注重拉伸运动,完善课堂环节
为了能够确保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体育教师还需要注重运动过后的拉伸环节。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成长正处于关节、筋膜较为脆弱的阶段,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后拉伸习惯,对身体进行排酸。这种拉伸的环节,体育教师也同样可以进行趣味化的处理。举例说明:通常来讲,体育教师会针对课上训练的内容,让学生针对腿部、手臂、胸部和腰腹进行拉伸,然而这种拉伸的环节很多学生都不认真遵守教师的要求,整体拉伸效果不佳。这种程度的拉伸不仅无法起到相应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后续的上课状态。为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利用趣味化的拉伸环节,让学生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配合,比如在拉伸大腿的过程中,让两个学生相互配合,用一只手搭在对面同学的肩膀上,另一只手拉住自己的脚踝向臀部靠拢,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两个学生尽量保持稳定。这种拉伸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拉伸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2]。
2.3 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竞赛活动也需要充满趣味性,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比如在短跑训练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进行折返拉力赛,对于最先完成的小组予以奖励。相同的,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单人折返拉力赛。将若干篮球放在起跑线的对面,学生跑过去再拿球跑回来,依次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拿的球最多。由此可见,在趣味田径教学中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教师适宜对学生进行分组,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分组的形式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竞赛的趣味性。
2.4 加强体育技巧训练
田径运动的运动强度比较高,不仅单调乏味,而且训练起来也比较辛苦,因此很多学生都比较排斥田径运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田径运动来锻炼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情感态度。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学生的实际体能情况进行交叉训练,将放松训练和强化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增设一些体育技巧训练,使田径教学充满趣味。比如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可以转换思想,让学生比一比谁跳得快、跳得准。看看谁能在短时间内连续起跳,并能准确地跳进小格子中,通过开展技巧训练,即便学生感觉很累,也会心情愉悦。
2.5 多方式考核,在考核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趣味田径”这一教学模式采取了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模式,充分的考虑到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考核获得自信与满足感,从而不再害怕体育考试。例如在进行考核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运动能力,不仅仅只看学生的速度,而是通过综合表现来评定。比如在进行50米测试时,我采取的考核形式是让学生们进行“贴膏药”这一游戏。这一游戏可以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反应力、灵敏度、跑步速度、以及跑步姿势。因此在游戏开始前,我向学生进行了规则解说。游戏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指令。而我通过一整个游戏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状态进行综合打分。对于获胜者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于出局的学生尽量寻找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演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运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更需要通过趣味课堂的构建,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应该以趣味田径活动为基础,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贯通,构建组织紧密,有目的性和实效性的高效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松生.对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田
径,2020(08).
[2] 任建丰.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
究,2020(10).
[3] 宗广春.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09).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乡小学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