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法官职业伦理保障司法公正
文/杨媛
摘要:法官职业伦理对司法公正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二者间存在在密切的关联,司法公正必须有法官职业伦理的支持。因为当前在我国的法官职业伦理的构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亟需相关制度的完善落实、加强职业伦理教育以及保持法官裁决独立性等方面来提高法官的职业伦理,以达到保障司法公正的目的。
关键词:法官;职业伦理;关系;司法公正 1 法官职业伦理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司法公正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保证,是法治的灵魂和核心。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公正具体体现在司法活动的合法性、公开性,司法工作人员的中立性和廉洁性,司法结果的正确性等,保障司法公正涉及多环节和多方面,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法官作为法治工作队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而法官职业伦理的高低直接影响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否,有较高职业伦理水平的法官能充分发挥司法对公民权力的保障,对争议解决的有效性,彰显司法的公正性;但若法官职业伦理水平较低,就会滋生司法腐败、不公、效率低等问题,不仅会损害公民社会的权益,更会使整个法治体系遭受破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的危害,要远胜于十次犯罪,因为后者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前者确是危害了水源。2 法官职业伦理的意义孟子曾说过“徒法不足以自行”,要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仅有法律规范远远不够,还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律实施者的配合。而法官职业伦理就是要求法官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使法律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法官,需要考虑三个重要因素:深厚系统的法律知识储备、及时有效解决纠纷的专业技能、较高的法律职业伦理。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哈罗德曾告诫法学院新生:“永远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品德。”在大多数法制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法官不仅仅是机械的审判者,他还是社会矛盾的化解者和法律发展的推动者。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法官的职业伦理修养就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保证。因此,构建法官职业伦理道德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构建法官职业伦理是对法官队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他们的行为约束到一个合理的框架内,使法官从职业伦理的规范感悟到司法公正的精神和价值,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法律、信仰法律,在裁判时基于对法律的信仰和对裁判结果负责的理念之上,作出公正的判决结果,使每位公民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如果法官没有职业伦理,不仅会导致司法腐败、司法不严、司法不公等情形的出现,也会极大的损害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挫败。法官职业伦理影响着司法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维护司法权威等方面,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手段。 2.2 提升法官的形象,建立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度法官职业伦理规范起到的不仅仅是规范法官行为的作用,同时也能指导和培养法官的价值取向。法官在工作中拥有深厚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拥有者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这样才能让法官时刻牢记法律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抱有对法律、自己及当事人负责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职责,使每一份判决能公平公正,既保障了民众权益,也使司法权威有所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也会的到越来越多的尊重。如此一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法官更加努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一些法官职业伦理的缺失,不仅损害了法官在社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使整个司法体系受到了挑战。2.3 有利于有效的解决纠纷和争议司法救济通常是当事人抓住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纠纷没有得到法院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使纠纷演变最终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法官职业伦理要求法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法官能熟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件事实,以独立的法律思维进行判断,以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公正。在这些条件下,法官能及时有效的对纠纷争议进行判断和评价,防止案件的累计和拖延。人们经常在讨论迟来的正义是否还是正义,如若案件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当事人来说可能会对法律丧失信心。3 如何提供法官职业伦理保障司法公正3.1 完备和落实相关的制度配套法官职业伦理的保障需要以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为前提,只有形成完备配套的制度安排并积极落实,才能产生显而易见的效果。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法蒂玛建议:“发挥典型先进事迹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全社会进步理解和支持法官工作,同时考虑到法官的职业特点弥补法官家人为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在工作就业、生活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健全司法人员保障制度。”3.2 严格法官准入制度首先,对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完善,当前的一年两考也体现了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但考试中更加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考察,所以应当适当的增加一些职业伦理的考察,提升未来法官的职业伦理。其次,员额制当前在我国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具体的落实和更加严格完善。3.3 完善法官的工薪奖戒制度首先在工薪方面,要建立适当的薪资制度,提高法官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法官的办案压力越来越大,案多人少的情况尤其在一二线城市较为突出,在实践工作中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工薪保障,就可能会抵制不住诱惑造成腐败滋生,利用其手头的权利赚取一些不符合职业伦理的“外快”。其次,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法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使法官能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可感,对于违反规定的人根据具体的惩罚机制严格执行赏罚分明。最后,对法官等司法人员的惩戒一定要探索一条专业化的、特殊的惩戒标准和方式,对破坏司法公正的行为严惩不怠。3.4 落实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一定要落实到位。例如我国当前的责任终身制,就是对法官审判行为的监督,遵循谁审理谁负责的原则,法官必须对其负责的案件进行终生负责。但就目前为止,虽然终生责任制已经在相关的文件规范中规定,但具体的落实细则仍需进一步讨论,形成具有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防止法官利用其他手段逃脱责任。3.5 加强法官职业伦理的教育法官职业伦理的教育一定要贯穿整个法官职业过程中。从开始的法学学习、资格的获取、入职的培训、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及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入手。在学校的法学教育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职业伦理的教学、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信仰的构建。3.6 保持法官裁判的独立性司法公正一定要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之上,阻断一切可能会影响司法公正的机关和人。一方面,在制度上保持和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独立性。法院财政独立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虽然司法系统和行政系统之间是独立的,但是因为依靠地方财政机构等,使法官在作出裁判时难免会受一次额地方官员和机构的施压,影响了司法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培养独立判断的思维能力,不受社会舆论及当事人的影响,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事实判断。虽然不能完全和社会舆论相脱离,但一定要在公正发律的基础上,考虑社会影响和相关因素后,对法律的熟练把握运用。
参考文献:
[1] 郑力源.法官职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 向前,陈丽简.论法官责任的内涵[J].人民司法,2017(25).
[3] 徐家新.合格法官的基本要求[J].人民法院报,2016(06).
[4] 吕威,谷鑫贺.别让技巧胜过你的品德———关于法官司法良知的思考[J].吉林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
[5] 陈秋羽.法官职业伦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7.
[6] 张萍.法官的职业道德体系的现状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3).
[7] 张云霄,胡伟栋.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伦理应予一体化规范[N].检察日报,2018-4-18.
[8] 吕方.司法责任制何以成为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J].人民司法,2017(006).
[9] 傅郁林.司法责任制的重心是职责界分[J].中国法律评论,2015(04).
[10] 李少平.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应用法学,2017(05).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