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论快递业包装回收端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06-20 21:25:04        发布人:张泽思         浏览次数:168 次

论快递业包装回收端法律制度的完善

文/张泽思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线上购物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批批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网络购物的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也促进了快递业的繁荣,但其背后隐藏的是快递垃圾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背离了《民法典》提出的“绿色原则”,也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治理快递包装的浪费和污染问题,国务院提出了对快递业“绿色节能”的发展目标,要求减少快递包装的使用,促进回收。此事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目前对于快递包装回收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本文从目前包装回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法律层面分析如何完善我国快递包装回收法律制度,从而促进绿色包装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快递包装;回收制度;可持续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电子商务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我国电子商务从1997年开始发展,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购热”必然推动快递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1.1 环境问题

1.1.1 资源浪费。网购兴盛、快递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消耗量巨大的快递包装材料,是数以亿计的资源浪费。快递包裹的包装不仅包括生产始端的卖家,还包括快递企业的二次包装。国家数据显示,2015年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可以占据29万个足球场;2016年快递业使用的瓦楞纸箱子约等于7200万棵树,相当于46个小兴安岭。

   快递包裹的浪费问题不仅存在于始端,还存在于终端,即快递外包装的回收问题。由于快递企业和人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大多数情况下,回收利用率很低。国家数据显示:快递外包装的总体回收率为20%,剩下的80%部分进入环卫体系,大部分被当作垃圾填埋或者焚烧。

1.1.2 环境污染。快递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指快递包装材料在生产制造及末端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环境污染也分为生产环节和处理环节。在生产环节,制造商们使用的黑色袋子往往是用生活垃圾、化工垃圾制造而成,残留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回收时如果不采用专业的方法,则会污染水源和泥土。在处理环节,由于回收利用率低,大量的快递外包装采用普通垃圾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不能完全处理好其中的毒素,而直接填埋则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系统。

1.2 法律制度问题

1.2.1 法律体系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起于1985年,相关立法也是起于90年代。目前,关于快递包装的法律、法规已经有了二十多部。虽然2020年已经出台了快递包装绿色标准,但对于快递包装回收利用至今仍未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已制定出来的非规范性文件数量繁多,规范作用较弱。因此,目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尽快完善快递业包装回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实践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2011年,我国借鉴德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出台了《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明确了生产者的源头预防责任制;该制度要求生产者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整个周期在快递包装行业是指从生产、使用、回收全环节,这个环节中涉及的生产者的概念过于宽泛,需要进一步明确快递包装回收中的责任主体,对各个责任主体承担的具体责任进行明晰化规定。

1.2.2 政府监管责任不明确。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导力量和监督者,本应对相关企业进行宏观指导,全面落实好其在快递包装回收中的监管工作,对企业的环境违法进行处罚,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在实践中,一方面,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未制定出台,导致政府监管责任的模糊化,另一方面,政府监管力度弱,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没有形成良好的快递包装回收意识。同时,监管措施多为柔性,很难对企业主动进行回收起到激励促进作用。

2 如何完善快递业包装回收法律制度

2.1 完善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  

   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立法经验,从立法层面完善快递业包装回收的法律制度。为此,我国首先要建立起《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法》,再逐渐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推动快递包装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在规定中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类主体的法律责任,采用“快递企业一次分拣、居民分类后交还快递企业或者专门的快递包装回收站,回收站进行二次精细化分拣”的模式,以法规的形式将各方义务以及不承担义务时的法律责任确定下来,并由政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建立起类似于上海垃圾分类的处理模式。

2.2 明晰化快递包装回收主体

   我国已经引进了西方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只是概念过于宽泛,需要进一步细化回收主体,高校是学生群体聚集的地方,学生又是网购需求比较多的群体。因此,笔者拟以高校为例,分析回收各个环节中的责任主体。

   首先,高校内一般设置有多个快递点,比如:菜鸟驿站。政府应加强快递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相应的法规,设立专门的快递包装回收站或跨地域的第三方材料回收机构,加强回收机构与学校学生会的联系,学生会可以定期派出志愿者前往回收机构学习相关的分类处理知识,进而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分类处理快递包装废弃物。

   其次,包装制造商负责制造绿色环保的包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负责从源头使用绿色包装,快递企业既要避免过度包装,又要负责终端绿色材料的回收,逐步建立起企业生产责任制。若生产经营企业(卖家)不遵守相关绿色标准,由监督主体——政府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环保组织对其进行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同理,快递企业要联同第三方材料回收机构做好终端回收工作,实行“押金制”——即取走快递的老师、学生们需要将快递包装交回回收处,才能退回押金,否则扣除,作为警示。

   最后,要想从根源上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必须增强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意识提高了,消费者才会更加配合快递企业和第三方材料回收机构进行分类处理,也能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谋取合法利益的同时,负起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高校可以建立各种奖惩机制来保障快递包装回收利用制度得以切实执行。2.3 丰富快递包装回收方式

   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主体过于单一,并且纯市场化运作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丰富回收的方式。笔者建议借鉴德国的第三方回收系统,并结合居民自行垃圾分类的方式。同时,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在大多数城市有序开展,公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更有利于对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工作开展。多重回收方式并举,尽可能的使包装回收利用,实现包装垃圾的减量化、循环化。

3 结语

快速繁荣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新兴力量,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害。针对目前快递包装回收制度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笔者借鉴了西方国家废弃物回收制度中的优秀经验,提出了完善包装回收利用的法律制度的建议,希望能促进电商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秉元.电子商务快递包装绿色化的法律规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8(07).

[2] 戚登林.我国快递业绿色包装问题探讨[J].物流科技,2019(05).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