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7:34:29        发布人:郭俊兰1,2,王中兰        浏览次数:88 次

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融合研究

——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为例

文/郭俊兰1,2,王中兰1,2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常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研、英语本科专业的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以及地方教育体系的现状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常德及周边地区的小学英语学科教育,提升小学英语教育尤其是周边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字:导师工作室;学习者共同体;融合

1 导师工作室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融合相关研究梳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英国和美国为先导,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范式开始发生变化。新的教师教育范式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的规划、教学形式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呈现出与传统教师教育范式迥然不同的显著特征。“学习者的共同体”研究将全新的教师教育范式更强调教师养成置于各种专业共同体中。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都明确提出需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从“免费师范生”到“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从职前教师培养到职后教师培训,无不体现出国家对教师发展的关注。高校“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不断出现。朱广清(2013)、韩爽(2015)认为教师培养理应成为名师工作室的首要目标,教学活动是基本目标,学校教育整体改革是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终极指向。

2 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融合的现实需求

针对目前常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调研、英语本科专业的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以及地方教育体系的现状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教育和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水平还不够,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不够,衔接不紧密,导致部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不过关。要做到邮递方式,就要全面落实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更好地服务常德及周边地区的小学英语学科教育,提升小学英语教育尤其是周边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水平。扩展“学习者共同体”理论建设,探讨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地方教育体系的融合及其运行机制。

3 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融合构建实例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至今已有20年历史,前身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外国语系,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选择教育方向。为了突出英语专业的学科特色,针对目前常德周边地区尤其是周边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需求,成立了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工作室汇聚了省内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相关专家,机构设置有负责人、首席顾问、首席导师、导师以及常德、长沙周边小学一线教学名师团队。

3.1 基本观点相互融合

“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的研究包括建设理据、理论支撑、运行机制、建设内容等;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等问题。

对“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的建设理据进行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培养培训一体化、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特色打造等视角研究“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理论支撑进行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共同体、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职称“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的理论依据;

对“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围绕“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的章程、导师与名师的遴选聘任、学员的选拔机制,工作流程与方法等进行研究。对常德市小学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研;

对“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内容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育体系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是导师工作室的要务和本质属性。建设内容主要为,在导师指导下,名师带领工作室学员通过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著作(教材)编撰等形式,进行有计划的一系列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3.2 学科教育与科学研究相互融合

课题研究方面:首先,对名师正在开展的研究或研究的兴趣和方向进行摸底;然后,由首席导师及导师团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结合研究的需要统筹规划本工作室的研究方向。  

论文撰写方面:由首席导师或相关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指导工作室成员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资源开发方面: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优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为研究并开发一系列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频、视频、文字教学资源做准备。学术交流方面:在导师指导下,名师带领学员通过培训学习、聆听学术讲座、为实习生和在校生进行讲座、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等方式广泛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和前沿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分享工作室成员学术研究成果。

3.3 建设效果评价与人才培养作用体系相互融合

对“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效果评价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小学英语学科导师工作室”建设效果评价的方式方法及相关维度,设计评价量表,对“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小学英语导师工作室”建设成效从理论研究、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资源假设、名师与学员的专业发展、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人才培养作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

4 结语

常德高校学科导师工作室与常德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紧密融合,对高校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教育和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让高校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在一个教科研平台共同指导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使其成为未来卓越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鄂冠中.区域性名师工作室运行策略摭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

[2] 韩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 ——以吉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 胡石其.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4] 刘永平.名师工作室建设与探索[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

[5] 刘穿石.“名师工作室”的解读与理性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0(30).

[6] 武兴华.“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三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2(4).

[7] 朱广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基金项目: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21年度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编号:CSP21YC16)。

作者简介:郭俊兰(1980—),女,硕士研究生,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王中兰(1990—),女,硕士研究生,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